本网讯(通讯员 雷楹、杨涵宇、刘雪琴、吴豫、张益峰、余捷、朱瑞 文/图)今年暑期,学校启动“青春为支点建设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各级团组织聚焦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领域,共组建114支实践队伍,深入黄陂、利川、红安、浠水、枣阳等地开展实践。6000余名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扎根乡土、对接需求,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淬炼初心,在“一线的专业课”中增长才干,在“奋勇争先”中展现青春作为。
校团委:青春挥毫五二村,共绘振兴新图景。2025年7月3日,“湖科青年”志愿服务队17名师生奔赴恩施州利川市五二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服务队聚焦茶产业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茶农茶商、考察茶园、茶厂现状,结合学校电商直播、信息技术等学科优势探索助农新路径;开设“乡村振兴微课堂”,推广普通话,讲解AI茶园应用,普及金融知识及风险防范措施,指导办公软件与政务服务APP操作,为乡村发展注入科技新动能;举办“爱心托管班”,开设课业辅导、科学发明、非遗文化、安全教育等课程,为孩子们带来别样有趣的假期体验;发挥艺术特长,实施“美丽乡村墙绘行动”,绘制特色鲜明、富有乡土气息的墙画,让原本朴素的墙面变身讲述乡村故事的画卷。

机电工程学院:青春赋能社区,匠心守护成长。7月15日至8月2日,“匠心”志愿服务队奔赴宜昌市金安岭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通过“基层服务”“童心守护”“科技启蒙”“智慧助老”“安全宣讲”五大板块,为社区注入一抹鲜艳的志愿红,书写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活动期间累计服务300余人次,入户走访社区近千户人家,重点做好“一老一小”针对性内容,并成功在金安岭社区挂牌建立“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两女机电工程学院匠心志愿服务队实践基地”,为校社长期合作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学院:校社联动润童心,共绘成长同心圆。6月30日至7月13日,“与光同行”志愿服务队走进武汉市格林东郡社区,开展了为期14天的暑期托管服务,为30余名社区儿童打造了丰富多彩的成长课堂。期间,开设了非遗手工、科技启蒙、彩绘童心、绿色环保、红色浸润等课程,精准对接儿童成长需求。非遗课堂通过马勺面具绘制、扎染工艺等,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音乐、环保与科学实验课则通过互动实践,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结合专业特色的少儿编程课,不仅培养了儿童的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更让志愿者们将在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高校所能”与“社区所需”的有机融合。结课仪式上,社区党委向志愿者赠送锦旗,充分肯定活动成效。学院还与社区签订了“校社共建”协议,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让校社联动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持久力量。

软件工程学院:七彩假期育童心,乡村调研促振兴。7月2日至17日,“克勤”志愿服务队在浠水县第四实验小学关口校区开展为期16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结合专业特色与儿童需求,开设书法启蒙、剪纸创作、彩绘DIY等艺术课程,引入扎染等非遗文化体验,同步开展工业机器人演示、少儿编程入门等科技课程,累计服务留守儿童120余名,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艺术与科技的魅力。实践期间,团队还赴浠水县关口镇快岭村、华咀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在快岭村,与村干部座谈了解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实地探访小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点了解传统工艺与7D低温压榨等现代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华咀村,走访湾组感受“五连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调研湖北奕奕时代包装材料公司,了解其年产20余万套木质托盘及产品出口情况,围绕产业升级路径展开探讨,为当地发展挖掘新动能。

工商管理学院:情系留守女童,爱筑晨曦公益。“晨曦公益”志愿服务队、 “一团火”志愿服务队分别奔赴湖北省十堰市槐树村和武汉长江新区开展以“候鸟儿童·快乐暑假”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服务队围绕 “红色基因”传承、“七彩心灵”护航、“快乐学堂”辅导、“梦想翅膀”拓展 四大板块,累计为40余名留守女童提供了精准服务。期间,通过举办英雄故事分享会、红色电影观赏会,引导儿童厚植家国情怀;开设情绪管理小课堂,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举办暑期作业答疑、手工绘画教学等20余场主题活动,全方位助力儿童快乐成长。

经济贸易学院:爱心托管筑暖巢,头雁飞入百姓家。2025年7月5日至25日,“头雁”实践队赴枣阳市鹿头镇郭营村开办暑期爱心托管班。期间,团队成员为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设计了红色教育、科学教育、绿色环保、安全防护、非遗手工、歌舞绘画等特色课程,深切关注乡村儿童的身心健康、兴趣培养与精神成长,带领孩子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表现、倾听期望需求,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耐心引导、提供心理支持。家长称,爱心托管班让孩子收获知识,更感受到社会关爱和志愿者老师的暖心陪伴。三年接力,从“老师好”到“明年见”,队员们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出青春最亮丽的色彩。

艺术创意学院:非遗传习进社区,传统文化润童心。2025年7月7日, “区微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22名师生前往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街道鲁广社区开展七彩假期非遗体验周暨爱心托管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将在校所学的非遗技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区开设非遗趣工坊,讲解武汉剪纸、手工螺钿、扎染、脸谱制作、传统泥塑、手工团扇等非遗技艺的历史和发展,并进行现场教学,小朋友们在玩转非遗中体会和感悟非遗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让文化滋润童心,进一步激发了非遗文化的活力与生命力;举办爱心托管班,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开设课业辅导、安全知识小科普、动画电影赏析等课程,帮助小朋友们度过充实和快乐的暑假。

从利川茶园到红安老区、从浠水河畔到长江新区……我校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大地,以实干诠释担当。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实践项目品牌化、常态化,引领更多青年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支点建设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高苗苗